EN
EN

微纳量子传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 Views
|

报告人:孙方稳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13日下午2:30-3:30

主持人:杨军 教授

报告地点:理学馆401会议室

报告简介:

纳米尺度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纳米光子学和纳米电子学研究的基础,而高精度探测是保障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团队探索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V)色心作为非侵入性多功能探针来实现微纳尺度下电磁场的高灵敏度检测。发展了超低泵浦功率的电荷态耗尽成像方法,实现了对纳米光电器件电磁场矢量的超衍射极限分辨力测量,在10^(-6)波长尺度下观察到微波场局域的新现象。成功实现了基于相变薄膜材料类脑神经元芯片的量子成像和功能检测。利用高分辨力的局域电磁场测量实现对自由空间射频信号传感灵敏度4个量级的提升,发展了基于氮-空位色心固态量子传感器的无线电定位技术,并利用量子关联特性提高测距的空间精度,达到波长的10^(-4)。我们的工作为实现超分辨量子传感和成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探索了量子传感在量子雷达、量子增强物联网等应用场景打下了基础。

个人简介:

孙方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和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9年6月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工作。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一直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在Nature子刊,Sci. Adv., Phys. Rev. Lett.等刊物上以主要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科院等多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