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利用Sidon序列设计围长为8的II型准循环LDPC码
报告人:张国华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报告时间: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10:00-11:30
报告地点:大学城校区工学一号馆201
报告摘要:
低密度校验(LDPC)码是目前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热点。优化LDPC码的一个途径是使其具有较大围长。准循环LDPC码由于在编译码器硬件设计上有优势,并且译码性能也很优异,因此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实际场合中。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讨论如何设计围长为6的准循环LDPC码。在准循环LDPC码分类中,II型码由于在最小距离上有一定优势,因此是目前准循环LDPC码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本报告中,我们研究如何利用Sidon序列设计围长为8的II型准循环LDPC码。首先推导了确保II型准循环LDPC码的围长达到8的充分必要条件。随后,通过将该条件和Sidon序列结合起来,提出了两种围长可以达到8的II型准循环LDPC码。接着,讨论了这两种II型码的最小距离上界,结果表明:第二种方法得到的码有更大的最小距离上界。据我们所知,第二种方法是目前可以构造出码率大于1/2、最小距离超过12、围长为8的II型准循环LDPC码的第一个系统化方法。最后,仿真表明:第二种方法设计的码的译码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的基于循环差集方法获得的围长为8的II型码。此外,与利用随机方法得到的围长为8的二次剩余码相比,第二种方法设计的码在具有更好或几乎相同性能的同时,码长取值更加灵活。
报告人简介:
张国华,男,1977年生,博士,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与信息系统专业,获理学学士;2002年和2010年分别毕业于航天五院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2002年以来在五院西安分院从事分组交换和信道编码工作。2006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被评为研究员,2016年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学一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3篇、SCI期刊10篇、EI期刊5篇;以第一作者授权国防/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面上基金一项。代表成果:(1)提出一种新型序列,被美国新一代GPS系统作为重大技术革新而采用,亦被中国北斗导航系统采用;(2)针对大围长的低密度校验码,提出以最大公约数法为代表的一系列设计方法。
欢迎广大师生前往!